曲艺
首页 > 非遗保护 > 曲艺

南京白话

作者:管理员 发布于:2013/8/29 9:17:35

 

    清末民初,南京曲艺活动蓬勃发展,各路曲艺名家荟萃金陵,竞相登台献艺,北方相声这一曲艺形式从此开始在南京站稳脚跟。

    当时,南京有两位原先说评话的同父异母兄弟周凤明和钱天笑(原名周凤亮,后来改此艺名),摒弃北方方言中不为南京民众所接受的生僻口语,直接改用南京方言、土语插科打诨。经过一番改良,他们在1930年初演成功,接着又开始尝试用南京方言表演更多的相声曲目。在根据同名相声传统曲目移植而成的《杂学唱》中,钱天笑就将原先用京剧等形式学唱的内容,改为用南京白局、数莲花、扬剧等曲调表演。《杂学唱》成为南京白话的雏形,钱天笑与南京白话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。

1963年,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业余曲艺演出队演员李宗翰、梁汉辰等人,编演了一个节目——《老相识》,用南京本土方言白话表演,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,南京白话这一地方曲种终于正式诞生了。

    20世纪70年代后期,南京白话特别受广大群众喜爱,也是它走向成熟的发展期,不少优秀作品先后在江苏省、南京市的文艺演出中获奖。

    南京白话既遵循北方相声的一些演出规范,又在实践中创造出一些自身的表演特点。

    在曲目的表叙方式中,表演重于说表,增强表演的亲切感。

    在曲目的语言运用中,南京白话依靠南京方言土话的独特性取胜,完全摆脱了北方语言的束缚。表演真情诚朴、风趣诙谐。

    从艺术价值角度来看,南京白话不仅运用本土方言表演,还传插了许多风俗民情、人文典故等。浓郁的本土特色,别致的喜剧审美欣价值,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。

南京白话不仅对传承和保护本土方言,而且对研究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等,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。  

 

 

 

 


上一篇:< 送春
下一篇:打五件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