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合民歌鲜花调
作者:管理员 发布于:2013/8/28 11:00:25
《鲜花调》在六合流传甚广,有着地域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渊源。六合古称“棠邑”,别称“古棠”。古代六合的北部多丘陵山冈,南部是平缓的水乡圩区,但无论山区水乡,遍地生长着棠梨树、黄梨树,春天梨花盛开如雪,正如唐诗描述的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。“棠邑”县名来源于自然景象。《诗经》中吟咏棠梨的诗歌有4首之多,古人对棠梨之喜爱可见一斑。
《鲜花调》又称“双叠翠”。民间艺人李云龙祖父流传下来的手抄本,早先有《十二红》,即一年十二个月,选一种红色花卉为歌唱内容。但在传承中丢失了《十二红》,演衍成以白色花卉为主的《鲜花调》,开头第一句唱词是“好一朵茉莉花”,接下来是“好一朵金银花”,“好一朵栀子花”,“好一朵玉簪花”,“好一朵白兰花”,等等。从地域分析,这与自然环境和民俗民风有关。
解放前,六合城乡家居院前喜欢栽茉莉花、玉兰花、玉簪花,院后栽栀子花,墙垣上种金银花。每逢花季,街头人群中女士胸襟上别着白兰花,头上带着栀子花或茉莉花,成为一种时尚,一道风景线。
六合人偏爱梨花等白色花卉,是环境和地域培育的心境使然,是地域的审美倾向。《茉莉花》是《鲜花调》母体中的第一节唱词,“茉莉”和“木梨”(六合称梨树的土语)属科相同,花形相似,谐言相近,这也许是《十二红》丢失,以茉莉花为首的白色花卉为歌咏内容的《鲜花调》得以流传的原因和根源。
《鲜花调》可追溯到1880年,艺人郑有荣、郝余瑾在香火会上传唱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“洪山戏”艺人更是广为传唱。1942年冬,新四军文艺战士何仿随部队驻营八百金牛地区,演出之余专访民间卖艺人李忠贤,李忠贤传唱《鲜花调》。何仿被优美动听的曲调打动,当即学唱并记了谱。1957年他将抗日战争时期采集到的《鲜花调》改词、加工,将《鲜花调》中其他花卉唱词舍弃,只保留第一节唱词“好一朵茉莉花”,原曲调未做大的改变,并定名为《茉莉花》。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首次以女生小合唱形式赴京演出,获得好评,被灌制成唱片,从此《茉莉花》开始唱响全国。1959年何仿再次修改,改后版本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去奥地利维也纳演出,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好评。1965年随周恩来率领的政府代表团去万隆演出,深受周总理赞扬。之后成为经典歌曲,享誉中外。
《鲜花调》广传六合,有着明显的地域烙印。首先用词具有江淮的简素、淡泊、淳朴,也有江南的细腻、柔美、抒情;在语言上有很强的六合方言土音特点,如花(huo)它(tuo)骂(mo)等都是闭口土音的韵辙。六合在历史上饱受战争和旱涝之灾,人们企盼和平与淡泊的生活,不求奢华、贪欲,歌词选用茉莉花之类的平实花卉,也反映出本土人的心灵特点:善良、诚实。通过爱花惜花,表露出热爱自然、热爱生活、珍惜生命、向往和平幸福的心态。如“好一朵茉莉花……奴有心采一朵戴,又怕来年不发芽”。而外地流传的唱词是“让我来将你摘下,送给别人家”两词相比,两种心志十分分明。
《鲜花调》不仅有着历史的记忆,更有可贵的人文价值。表露出古朴的民俗、民风、人生价值观、人与自然的和谐,其艺术价值和艺术品位,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。
六合是《鲜花调》的重要流传地和《茉莉花》的采集地,现已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,并作为地方“名片”进行保护,挖掘,努力传承发展这一艺术奇葩。
传人邵长荣在《茉莉花》采集地八百桥镇
六合区第-文化馆干部深入《鲜花调》传人李云龙家采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