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舞蹈
首页 > 非遗保护 > 传统舞蹈

茶山会

作者:管理员 发布于:2013/8/29 8:46:23

 

 “茶山会”也称“采茶灯舞”,在清末民初时流行。民国六年(1917年),汤泉沙地(现泰来村)的私塾先生丁月汉为采茶灯舞编词并教唱多年。每年新春佳节都要演出采茶灯舞,既有舞台表演,也走村串户表演。由于受封建礼教束缚,演员皆为男扮女妆。

 1953年冬,采茶灯舞经过改编和加工整理,改名为茶山会。1986年,该舞被选入《中国民间歌舞集成》(江苏卷)。

 茶山会是浦口区汤泉镇特有的民间歌舞,演员共13人,一男子为“灯丑”,其余12女子为茶婆。表演时,在锣鼓点的配合下,边歌边舞,所唱内容多为赞颂劳动人民的辛勤、智慧以及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。其基本特征:

 1、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的融合性。茶山会根据早期安徽移民的采茶灯舞,结合汤泉本地的茶农生活改编加工而成。经过不断演变和发展,已融合成为地道的具有汤泉特色的乡村文化,为节日庆典之用。

 2、独特性。

 茶山会的唱词反映采茶生活,一茶郎十二茶女均有特殊打扮,并有节奏地打诨和演唱,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。

 3、民俗性。

 茶山会来源于民间生活,表现民间生活,是地地道道的民间歌舞。

 4、时代性。

 茶山会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歌词上,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,主要以歌颂新中国、开创新生活为主,到90年代以后,以歌颂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为主,具有时代精神。

 茶山会素来备受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喜爱,其蕴涵的价值:

 1、历史价值。

 茶山会起源于清代晚期,受安徽移民的影响加工而成,其内容反映了那段历史,由于战争的因素,人们流离失所,逃离家乡,因此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。

 2、普及价值。

 茶山会爱好者众多,学习者热情高。它来源现实而高于现实,备受人们喜爱,容易推广和普及。

 3、艺术价值。

 茶山会作为表现采茶生活的民间歌舞,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,并用舞蹈、歌词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,加上表演者的幽默诙谐和茶郎茶女的默契配合,生动体现了其艺术魅力和价值。

 自1953年茶山会改编后,焕发新的生机,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,不断得到保护和发展。

 

2003年在首届汤泉之春艺术节上演出民间舞蹈《茶山会》

 

 

 

 

 

上一篇:< 丹阳龙灯
下一篇:无 >